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第1182号提案的复函

李朝明委员:
您提出的《关于强化我市电网架构,全力支撑战略腹地建设的建议》(第1182号)收悉。经与市发展改革委、市经济信息委、市国资委和国网重庆电力共同研究办理,现答复如下。
感谢您对我市电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!重庆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、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需要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,坚强电网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平台。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、市政府工作要求,全力以赴争取市外优质清洁电源,加快推进与周边电网互联互通,着力构建与国家战略腹地相匹配的能源电力发展新格局。
一、重庆中长期电力保障形势
随着全市加快建设“33618”现代制造产业集群体系带来的电力需求刚性增长,叠加电能替代因素,电力消费总量将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,最大用电负荷持续保持10%以上高速增长,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全市电力保障形势仍然紧张,受市内资源禀赋限制,亟需加快推动“外电入渝”工程建设,加强与毗邻省份电网互联互通,提高全市电力保障能力。
二、全市电力通道建设工作成效明显
(一)外电入渝输电通道跨入新阶段。围绕加快构建“多条特高压直流+特高压交流环网+毗邻省份互联互通”外电入渝体系,积极推动“疆电入渝”工程建设,项目重庆段线路已全线贯通,正开展换流站电气安装工作,计划6月底双极低端投运、年底前整体投运。加快推进新增外电入渝工程前期工作,疆电(南疆)送电川渝工程增补纳入国家规划,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。
(二)省间电力互济取得突破性进展。以川渝电网一体化建设为抓手,结合毗邻省份电力互补特性,加强重庆电网与周边省份互联互通,着力提升区域电力互济和应急保障能力。顺利推动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于2024年底建成投运,重庆电网正式进入特高压时代。成功推动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、渝黔直流背靠背工程增补纳入国家规划,力争年内开工。
(三)市内主网架建设提速推进。全面启动“双环两射”电网主网架建设,全市“十四五”电力发展规划明确的14个500千伏等级线路工程已全部实施,其中永川500千伏线路工程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,其余9个项目正加快建设。同时,为进一步提升大电网馈入大规模直流消纳和市内新能源消纳能力,积极争取万州平湖至涪陵五马500千伏线路等9个项目纳入国家规划,力争尽早建成投产。
三、下一步工作安排
下一步,我局将立足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提供坚强能源电力保障,着力打造“西电东送”能源资源配置枢纽,加快推动全市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(一)加快构建能源资源配置枢纽,持续提升外电入渝能力。
充分发挥“外电入渝”工作专班协调机制作用,加快推进“疆电入渝”工程建设,及时协调解决建设中难点卡点,确保工程按期建成投用。积极推动疆电(南疆)送电川渝工程前期工作,加强与新疆、四川等省份和国家电网公司沟通衔接,力争尽快开工。持续完善藏电、西北电入渝输电通道方案论证,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规划。
(二)推动省间电网互联互通,持续提升电力灵活互济能力。
加快推动渝黔直流背靠背工程前期工作,会同贵州省能源局积极协调国家电网公司、南方电网公司尽快签订四方协议,同步加快推动项目前期工作,力争年内开工。持续强化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,加快推进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加强工程取得核准并开工,同步深化完善“川南—江津—涪陵”南环网方案论证,并积极争取纳入国家规划。深化渝陕直流背靠背省间互济通道研究论证,强化与西北、华中、南方电网互联互通,实现大范围资源优势互补,提升区域电力灵活互济能力。
(三)统筹各等级电网协调发展,持续打造坚强局部电网。
加快推进已纳规的万州平湖至涪陵五马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,满足近中期电力需求以及渝东北、渝东南地区新能源送出需求。结合特高压电网发展以及大规模电源接入需求,持续优化“双环两射”网架,加强相邻500千伏变电站之间的220千伏联络通道建设,适当合并分区以承接和疏散网内大规模电力。持续打造坚强局部电网,在负荷密集、电源匮乏以及新能源富集区域适时布局调相机,综合提升电网安全水平和整体受电能力。
此复函已经王祖勋局长审签。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,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,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。
重庆市能源局
2025年4月22日
联 系 人:龚莉凌
联系电话:67575952